• 19617阅读
  • 1回复

微信扫一扫分享精彩

分享到

 

那些年,国人一起追过的时代偶像——时传祥
发于2021-10-09 我有话说评论
1965年第8号《新闻简报》生动记录了上世纪60年代北京流行的一股热潮——义务掏粪热。被人们争相学习的模范叫时传祥,这名普通的掏粪工人,成为了当时全国闻名的“劳动明星”。 l"-F<^ U  
=!RlU)w  
过去的北京没有完备的卫生排污系统,粪便全靠人力清理和运输。时传祥这个出生于贫苦人家的孩子,14岁时因为山东老家闹灾一路逃荒来到北京,为了活命干上了掏粪这一行。新中国成立后,时传祥成为北京市崇文区一名光荣的环卫工人。他把对人民当家作主的热爱,转化为更加努力的劳动。 9se ,c  
v'QmuMWF  
“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这位新中国最普通的劳动者,是如何用踏踏实实的劳动,赢得了全社会最大的尊重? W r%E}mX-  
\?9{H6<=  
I>jDM  
央视新闻邀您看《新闻简报》 wv eej@zs  
bz=B&YR  
走近那些年 国人一起追过的时代偶像 /4f4H?A -  
JN Ur?+g  
监制丨耿志民 朱勤效 刘帼轶 刘洋 HP /@ _qk  
mP?~#RZ  
制片人丨彭裔然 韩任伟 vV?=r5j  
Rf~? u)h1  
编导丨王南  !AGjiP$  
3~%wA(|A  
剪辑丨张成伟 gZ^NdDBO  
=n}+p>\s  
策划|刘媛 徐安祺 吴小岩 李金炜 {{\ d5CkX  
ny. YkN2  
配音丨黎春 ?_+h+{/@B  
-X6[qLq  
海报|高凌潇 #CaT0#v  
r^$4]@Wn  
动画|黎文韬 李欢欢 冯景 谢琦琦 O\(0{qu  
Ao:<aX,=  
编辑|王帅天 }8W5m(Zq9n  
^?5 [M^  
统筹丨刘霄 王南 张博 张云昊 刘雨轩 马若濛 }gr6naz  
9mT;> mE  
资料丨邓青燕 徐堃 闫雪 刘芃芃 张春晖 Ak\w)!?s  
]} + NT  
制片丨杨波 郝轩 h xCt[G@  
-0{"QhdE%  
o y'GAc/  
文革时期收音机 . >{.!a  
美多27a(63年产2波段65年售价35元) Y_}DF.>I P  
美多28a(62年产3波段64年售价46元) U6pG  
1980年前,27a销售2百多万台,28a销售30多万台。 ^j1WF[GiSO  
1981年后,出现很多仿27a线路的收音机,到2000年至少卖出3百万台。 1gZW~6a}  
当年红卫兵背一个挎包,里面装27a收音机,贫下中农家收听新闻不忘斗争趋向。 cTR@ :sm  
>J \}&!8,  
由于技术研发的不断推进,我国的无线电生产迈入了蓬勃发展的阶段。上海无线电博物馆内的收音机墙集合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许多收音机款式。 能拥有一台收音机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家庭生活富裕程度的标杆。“听到响,才领证”是人们当时对结婚条件的描述,这个“响”指的就是收音机。“三转一响”是那个时代的人民所能拥有的最高财富,同时也是大部分女性判断配偶家庭条件的重要标准。类似今天结婚要买房买车一样,可见收音机在当时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台红灯牌711型收音机。1972年6月,上海无线电二厂设计生产的红灯牌711型六灯两波段电子管收音机,以音色丰富、质量可靠、外形美观,风靡市场。自产品问世后8年间共生产了186万台,创同期一种型号收音机产量最高记录。由于市场需求过大,红灯牌711系列供不应求,全国各地的无线电厂纷纷仿制,当时的上海仪电还派了技术人员去全国各地指导生产,故而有了现在我们展场所看到了各个厂家生产的仿711型收音机。目前红灯711系列市场上能看到有13种款式(711四种、711-2两种、711-3一种、711-4一种、711-4D两种、711-5三种),不同型号间的外观(机箱、度盘、猫眼)区别明显。在机芯结构方面也有程度不等差异。
来自手机版 Android

那些年,国人一起追过的时代偶像——时传祥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21-10-11
快速回复
限150 字节
 
 
添 加 图 片
<--上传图片在这里,多大图片都可以!
上一个 下一个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