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年对越反击战,击毙4万多名越军,我军及民工、民兵牺牲1.05万人。随后越军不甘心失败,频频在边境挑起冲突,10几年边境防御战,毙敌2万多,我军牺牲3.7千人。 :s8^nEK
d-e6hI4b
0zrgK;9
1984年4月底,越军第二军区在我昆明军区第14军的猛烈打击下,连续丢失了老山、662.6高地、那拉地区,被迫把部队撤到清水河以南组织防御。为了夺回阵地,第二军区前指在苏军顾问的协助下,制定了“MB84”进攻战役计划,加紧调兵遣将,策划反扑,企图恢复我军拔点作战之前的防御态势。截止1984年7月10日,河江地区越军总兵力增至2个整师又4个步兵团,共计10个步兵团、1个坦克营、4个特工营、14个炮兵营,总兵力超过了4万人。 r*#ApM"L
dQUZ11
越军经过2个多月的精心准备,于7月12日出动141团、149团、174团、876团,在198特工团和821特工团各一部的配合下,在当天凌晨兵分5路,向我老山前线8公里正面发起加强师规模的进攻。企图采取正面突破、两翼牵制、向心攻击,偷袭加强攻手段,首先在662.6高地地区和那拉地区达成突破,尔后以此为依托,重新占领被我军收复的老山地区。 *a_U2}N
VC%{qal;q
$4K(AEt[
据统计,从3时到19时30分,我军炮兵共消耗炮弹1261吨,支援步兵牢牢守住了阵地,步炮协同歼敌3000余人,彻底粉碎了越军“收复失地”的企图。这一仗,越军称为“MB84”战役,我军称为“7月12日船头地区防御作战”,民间俗称“松毛岭战役”。这一仗,是越军在整个十年中越战争期间规模最大的一次进攻作战,结果在我军强大炮火的猛烈打击下,落得个惨败而归的下场。 @Qw~z0PE<l
>B)&mC$$S
此次作战,是越军对我军进行战役进攻的首次尝试,铩羽而归的结果,暴露了其不擅长大兵团作战的致命弱点。 {"Xn`@Y
hdky:2^3
2xBIfmR^y
指挥比较混乱。各个进攻部队动作不协调、不统一。.不能及时掌握部队开进、展开和完成攻击准备的时间,不能及时实施有效的集中指挥,致使各个攻击方向各自为战。7 月12日凌晨,越军主攻方向于5时最先打响,两个助攻方向却分别于6时和7时30分才打响,发起攻击的时间前后相差1至2个小时,使偷袭丧失了突然性。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