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849阅读
  • 1回复

微信扫一扫分享精彩

分享到

 

靖西市足要村:生态循环农业让乡村振兴“牛”起来
发于2022-12-20 我有话说评论

走进渠洋镇足要村生态循环养殖基地,一排排黄牛正争抢着吃草料,雄壮的大公牛则发出“哞哞”的叫声……该基地是足要村集体投资建设的种养结合专业化牛棚,现存栏有黄牛20头,该基地最大的特色在于将花生种植与肉牛养殖有机结合,花生的秸秆可作牛的草料,牛的粪肥则用于花生种植,形成生态种植—秸秆回收—生物饲料—肉牛繁育的种养一体模式。

靖西市足要村:生态循环农业让乡村振兴“牛”起来 - 靖西网

距离渠洋湖景区8公里的足要村地处大石山区,山多地少,自然条件恶劣,原是“十三五”深度贫困村,直至2020年才实现整村脱贫摘帽。脱贫后,如何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带动脱贫人口发展产业增收,是实现乡村振兴路上不得不面对的课题。经总结近几年产业发展经验,足要村结合本村实际,深挖资源潜力,探索出一条花生种植与肉牛养殖相结合的生态循环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靖西市足要村:生态循环农业让乡村振兴“牛”起来 - 靖西网

党建引领,发挥旗帜带动作用。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足要村以党建为抓手,把红皮花生种植与肉牛养殖纳入支部书记领办项目,让党组织的管理服务寓于带动建设发展,实行“党支部+村集体+农户”模式,引领广大群众发家致富。今年,足要村集体率先种植红皮花生30亩,养殖黄牛20头,通过示范带头作用,坚定群众发展产业信心。

如今,该村兴起了“养牛热”,布隆屯林茂军一户就通过小额信贷发展养牛17头,成为了村里的养牛大户。据统计,今年足要村全村共种植红皮花生50亩,养殖肉牛196头。“村集体+农户”的抱团发展也实现了共赢,在全村产业全面铺开的背景下,足要村为脱贫户争取到以奖代补资金18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也首次突破30万元,实现了村集体与村民的“双增收”。

靖西市足要村:生态循环农业让乡村振兴“牛”起来 - 靖西网

因地制宜,明确产业发展方向。

在城区通往渠洋的道路两旁,生长着一片片花生地,渠洋全镇红皮花生种植面积有千亩以上,花生种植收益可观且技术门槛低,成为了当地农民的经济产业之一,黄牛养殖也是农村的传统产业。但单一的种植或养殖模式实现的经济效益较低,不能形成强有力的农业产业。经过调研后,足要村决定将适合本地发展的两个产业融合发展。在确定养牛项目后,足要村并不盲目跟风种植牧草,而是将具有很高营养价值的花生秧苗加工成青贮饲料喂养肉牛,花生的果实则进入市场销售。既解决了肉牛养殖的饲料问题,又全面利用好花生的每一处价值,形成资源节约、效益提升、生态循环的产业发展模式。

  

打造品牌,扩展产品销路。

“酒香也怕巷子深”,牛粪肥种出来的原生态红皮花生,花生秧喂养出来的牛肉如何走向市场,卖出好的价钱,品牌打造至关重要。足要村通过整合产品优势,打造“渠洋湖畔·红皮花生”品牌,通过参加产品展销、媒体宣传、朋友圈造势等多种渠道,充分展示了足要村红皮花生有机、绿色、无公害的产品品质,产品除了在本地销售,还远销至百色、南宁等地。而足要村的“花生牛肉”则更为抢手,11月30日,足要村“鲜牛肉”首次上市,几百斤的牛肉在两个小时内就被抢购一空。足要村通过品牌的塑造,拓展了“花生牛”的销路,同时也实现了产品增值。

[ 此帖被局座9在2022-12-20 09:55重新编辑 ]

越南自媒体阿梅小姐解说中国普通话去这个村视频采访。风景不错,小森林树木郁郁葱葱空气非常新鲜,跟靖西农村情况没有大的区别。只是还是土路多,靖西好多村路都铺上水泥、沥青。几十户还是泥巴 房,至少有几十年历史了。靖西80%以上都是几层小洋楼,个别村还有数户是泥巴房。该村一户养3-6头猪,10-10几头牛,一头牛卖几万元人民币? WC2sRv4]3  
可见越南农村佬手里还是有钱的!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22-12-20
快速回复
限150 字节
 
 
添 加 图 片
<--上传图片在这里,多大图片都可以!
上一个 下一个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