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官网发布消息,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原书记刘川生涉嫌严重违纪违法,主动投案,目前正在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H&}ipaDO
#<7O08:
H(^bC5'
AF,BwLN
刘川生是2016年11月退休的,曾担任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11年。包括她在内,今年以来,教育领域已有2名中管干部被查,此前,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委员、中国政法大学原副校长于志刚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刘川生也成为今年教育领域第一位落马的省部级高官。 %i0?UpA
刘川生多次谈到为人处世应当“实事求是”,“做好当下的事,踏踏实实地走下去”。不过此前媒体报道,刘川生任内,“带帽”北师大的私立校备受全国各地地产开发商追捧,在“楼盘+名校”的销售模式下,经常出现一房难求的局面。 Ok-.}q>\Mv
I 8
n_D8JF
*~$~yM/~3U
今年2月份,新华社旗下媒体曾报道称,各类冠以名校招牌的合作办学遍地开花。一些名校合作办学过程中出现“冠名办校”“挂牌办校”有名无实、地产商办校成“售楼招牌”等问题。 lb'Cl 3H
_A_ A$N~9
_>o-UBb4]T
w2(guL($
报道提到,名校合作办学质量良莠不齐。2011年以来,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先后在贵阳市观山湖区和贵安新区开办实验学校。 ]1-z!B 4K
M&Y .;
9~IQw#<
({}( qm
报道还提到,一些地方还出现房地产企业参与合作办校的现象,名校招牌成为“售楼招牌”。 $WQq?1.9
TB6m0qX(
高校腐败案频现 !{^\1QK
E9!N>0
`ejUs]SR
(LAXM
x
高校常被称为象牙塔,本是知识的殿堂,然而近年高校腐败案频现。 ni&*E~a
RH;:9_*F
(kBP(2V
p^m5`{1]x
公开研究资料显示,高校的腐败形式很多,学术、教务、人事、财务、招生、基建、校办企业等均存在权力寻租、以权谋私的空间。其中,基建、采购、财务、人事都是腐败高发领域。 w>?Un,K
eEc4bVQa
@{
;XZb^
YMpf+kN
此前重庆廉政研究中心副教授李莉莎发表的论文《遏制论视野下高校腐败犯罪大数据分析——基于2007至2019年高校腐败犯罪的实证》显示,校院领导岗位腐败风险度最高。 AF\T\mtvRm
uUR~&8ERX
w*j$uW6{
H %f:K2
就在7月5日,北京市纪委监委官网发布消息,北方工业大学原党委常委、副校长沈志莉被开除党籍和公职。此前5月,北方工业大学原党委副书记、校长丁辉也被“双开”。 ?z-}>$I;
?`?T7w|3
y
Jc4L5*Xn/
}_.:+H!@
通报提到,沈志莉政治品行恶劣,多次匿名诬告,对抗组织审查,参加迷信活动,沉迷美容,生活奢靡,存在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财物等问题。 %rKK[
wYsZM/lw
Q'B6^%:<~
~rbIMF4T`]
而对于丁辉,官方通报指,他在管理、使用国有资产过程中,未履行监管职责,导致巨额损失;在处理下属单位搬迁补偿问题时滥用职权, 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财物。 qd@&59zSh
<pLT'Y=
c/W=$3
bJr[I
另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6月28日消息,日前,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委员、中国政法大学原副校长于志刚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Yi)"-
+~Cy$MCX
[BbutGvj
U$&hZ_A
经查,于志刚背弃初心使命,丧失纪法底线,违背师德师风,顶风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收受礼品礼金,接受他人安排的宴请、旅游;组织观念淡薄,不如实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公权私用,搞权钱交易;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并非法收受他人财物。 3M*Bwt;F_
A^fjfa);V
`xS{0P{uj
7iC *Pr
据不完全统计,年初以来,高校领域有20多位官员落马,其中绝大多数是学校党委书记或校长“一把手”。 Doze8pn
/BKe+]dS*
(AY9oei>
^S)TO}e
相关反腐专家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治理高校腐败要打出组合拳,立足高校实际,综合施策。要抓住高校领导干部尤其是主要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的教育、管理和监督,还要加大对高校的基建、招生、财务、采购、校办产业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监管。 3.
WF}8
}71LLzG`/
Y o0FUj
i?;r7>
同时,建议把廉政文化建设作为完善惩治与预防腐败体系的一项重要工作,加强高校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师德师风建设、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