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日本松下进入中国市场,对外宣称“不惜30亿美元也要占据中国彩电市场的绝对份额”,引发一场残酷的行业大洗牌。 q`7PhA
松下公司的底气,源自中国政府的一则消息。 tw/dD +
这一年,我们国家进口关税从35.9%降低到23%。 LA5(sp@O
消息一出,松下公司沸腾了。彼时的中国彩电市场正处于低谷。国产彩电行业龙头的长虹公司,库房里更是堆积了100万台彩电卖不出去。 a#k6&3m&
更致命的是,受走s风潮影响,当时的彩电市场鱼龙混杂,一年之中正常进购的外国彩电只有54.9万台,可市场上实际的销售量为500万台。 &h)yro
相较之下,日本松下拥有核心技术,更有着响亮的品牌。 SHgN~Um
于是,自信满满的松下公司不止于进入中国市场那么简单,他们更是定下了自己的目标: 4l'fCZhA}
打败一个企业,挤占一个行业! + GN(Ug'R
是的,松下公司准备毕其功于一役,全面占领中国彩电市场。 ]Q1yNtN
但是,松下公司忽略了一件事——长虹公司的掌门人。 2MIi=c:oqK
有着“价格屠夫”之称的倪润峰! Y\P8v
早在国家宣布降低进口关税的时候,敏锐的倪润峰就意识到了国际企业即将带来的威胁。 ;`{H!w[D
于是,倪润峰开了一个紧急会议,说了这样一句话:只有一个办法,就是用自己的价格优势拼掉对方的品牌优势! M
FMs[+2_o
你不是品牌名气大么? 7Q9 w?y~c
那我就用价格来和你拼! 3(N$nsi
1996年3月26日,长虹彩电发动价格大战。这次降价,蔓延至全国61个大中城市的150家大型商场,让利幅度18%~30%。 [l??A3G
“价格屠夫”倪润峰,更是亲自冲到第一线,身披红绸带,现身商场,大声吆喝。 @*XV`_!h
长虹彩电的宣传册上,印着这样一句话: B dfwa
“凡是国外产品有的功能,我们都有;凡是国外产品具备的品种,我们都具备;凡是国外产品提供的服务,我们都提供;但是,在同等功能和同等质量下,我们的价格比国外低30%”。 ?e4YGOe.
降价风暴很快席卷全国,让不景气的国产彩电为之一振。 RSRS wkC
在民族精神高涨的氛围中,6月6日,康佳彩电宣布降价。 ;xj?z\=Pg
同时,TCL推出“拥抱春天”大让利活动。 4E+e}\r:6
熊猫等企业也纷纷推出降价活动。 eC4[AX6e
96年年底,国产彩电已经占到了市场份额的71.1%,松下公司黯然退场。 L`TLgH&?R
但摧枯拉朽的价格大战,同样也造成了残酷的行业大洗牌。 o:'MpKm
强如松下公司都败下阵来,遑论那些国产小企业。 1R%.p7@5QU
国内60多家彩电企业,经此一役,承受不住降价带来的亏损,逐渐凋零。 &
J'idYD
中国彩电行业,从此进入到五六家大公司占据市场的时代。 ec;o\erPG
纵观那个时代,国际资本和本土品牌的争斗一直未曾断绝。 Of#u
95年,还未变成“美帝良心”的联想,靠着价格战屡屡击败跨国公司。 cqkV9f8Ro
94年,登上人民大会堂国宴的重庆天府可乐被百事可乐收编,上演了《两乐水淹七军》(2家国外可乐公司,收购7家国内饮料公司)。 gz9j&W.
海尔集团更是在洗衣机和冰箱两大行业双线作战。 4F:\-O
那个时代,民族工业气势大涨,但却不约而同选择了价格战,无奈的背后更多是缺少核心技术的遗憾。甚至就连击败松下的长虹,也是从松下引进的第一条彩色电视机自动流水生产线。。 ^uc=f2=>,
改革开放,大国崛起,突破封锁,制度自信。 t!l&iVWs
时至今日,我们不再惧怕简单的价格战,甚至不畏技术封锁,这不正是一代又一代敢打敢拼的中国人,共同创造出来的么? >uRI'24
iWkWR"ysy
东芝Ta四片机(Ta7609、Ta7193)彩电 Dml;#'IF3
改革开放初期工棚出现最多的彩电,工人一包花生一瓶酒看电视打发无聊时光。当年看射雕很多人用这种彩电。 \*?~Yj#
80年代年产8、9百万台,90年代年产5百万台。 u
c)eil
80年代中、末期,海南出现10几个民营厂生产这种彩电。 _;y9$"A
那时候“将军”、“奥利安”牌17、18寸彩电风靡全国,小卖部杂货店老板、学校教师很喜欢买来看综艺节目,彩电来自椰岛。 EME|k{W
现在年产6、70万台 ,销往农村、偏远地方。 Dx?,=~W9
国货当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