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靖西,无数花灯瞬时点亮,或高耸挺立,或诡怪奇异,或小巧玲珑,衬着月光,夜空亮如白昼,演绎出“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的场景,这盛况背后,凝聚着靖西手艺人的艰辛。
莲花灯——乡愁里的暖光
每年中秋之夜,靖西的大街小巷总有孩童们提着花灯,在华灯初上的光影里,莲花灯内烛光摇曳,渗出温柔的暖光,流淌着边城别样的念想。
靖西市人民街的罗成龙因常年做花灯手上起了一层厚厚的老茧。罗成龙今年78岁,他擅长做莲花灯。祖父、父亲都是做花灯能手,打记事起他就看着家人制作花灯,耳濡目染中自己也喜欢上做花灯这门手工艺,至今已经有几十年的花灯制作经历。
一盏看似结构简单的灯笼,制作过程繁琐且漫长,需要经过印、扎、糊等多道工序。2020年,罗成龙制作的花灯被广西民族博物馆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放到馆内展览,近年来,他的花灯远销日本、上海、北京等地,深受人们的喜爱。莲花灯原叫“观音送子莲花灯”,有着添丁发财的美好寓意。罗成龙说,之前老一辈做花灯都用纸,而到他这里,花灯的花瓣用绸缎制作,这样花灯更鲜艳,更牢固,也不失花灯的原貌。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艺人,谈起手艺,他的眼里依然放着光,对花灯的传承依然有着热切的期盼,他希望能守护住家乡这份宝贵的乡愁。
兔子灯——边城特别的光
玉兔是一种吉祥物,更是靖西人浪漫意境的化身。而今,人们沿用这一吉祥物来迎神接福,这其中饱含了人们祈求神灵保佑的期盼。
每年中秋节临近,即使农活再忙,纵使已年过古稀,化峒街的黄秀珠总会腾出一两个月的时间,从很远的地方购买竹子,让远在桂林的女儿寄来彩纸,专心坐在家里做兔子灯。破竹子,绑骨架,糊纸……七十余年,亮的、暗的,这些兔子都在她心里。她说,当初做兔子只是为了给自己家的孩子玩,后来发现这兔子花灯可以卖钱,于是就每年都专心做花灯,一年比一年做得多。
黄秀珠的记忆里,过去八月十五拉兔子不比现在热闹:灯少,人也少。等到年长经事,回想起来,却又是别有一番滋味。不仅仅黄秀珠,包括我们,灵巧的兔子里透出的暖光,都终将成为记忆深处最炽热的乡愁,温存着过往的每一寸时光。
卡通灯饰——古朴和现代碰撞出传承的光彩
九月烟火温婉,边城田园静谧,在靖西无声的灯影里,既蕴育着文人墨客的激越诗情,也述说着年轻人无声的故事。2015年中秋节,家住靖西市的李姗姗在街上看到人们拉的花灯里装着荧光灯,跟传统的花灯很不一样。回到家,她开始研究花灯制作,结合孩子们喜欢的电视卡通人物形象进行设计,做出新型时尚的花灯。
李姗姗今年37岁,她年轻的双眼里充满求知的欲望,她说要向罗成龙拜师学艺,让靖西的花灯技艺继续传承下去。这或许就是一场精彩的文化抢救吧。
一盏千年老灯,如何从载人仿生鲨鱼、飞行摩托、演奏机器人、极速3D制造、力反馈操作手套等酷潮科技中突围?或许,一切才刚开始。不仅仅是李姗姗,如今,靖西人在花灯制作上别出心裁,紧跟时代潮流,花灯样式上深有研究,让古朴和现代因素相互碰撞,撞出了传承的光彩。从古至今,中秋佳节是我们寄托思乡之情的最好表达,然而花灯这种充满着乡土气息的节日吉祥物,更是锦上添花地体现了我们心中月圆人团圆的美好愿景。让我们点亮一盏花灯,共赏中秋一轮明月,祝愿月圆人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