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肯定看过很多关于24节气的演绎,比如有人拍出很好看的照片,有人设计出很好看的图案,有人写成很好看的书… *OsXjL`f 而现在,有人把24节气做成了24道菜! K8e >sU. _#N~$ 有人翻遍了跟节气相关的资料和各个地区的民俗,并针对不同地域的人群进行采访,用不同的视角,把我们饭桌上那些与节气紧密相连、又祖辈相传的传家菜整理成辑... Blaj07K V|b?H6Q [attachment=537786] B_}=v$ 话不多说了,咱们开始上菜吧...... hA/FK 立春盘▼ 2.; OHQTE 立春吃春盘也叫“咬春”,是立春时人们迎接春天的方式。就算你没吃过春盘,那么春饼、春卷肯定吃过吧! /dWuHS 没错,用薄饼皮卷起五颜六色的青菜和酱料,然后一起送进嘴里的味儿可太诱人啦~ ncS^NH(& [attachment=537787] _KD(V2W 雨水罐▼ a&Z|3+ZA 雨水天气濡湿、阴晴不定,以前的人们就会在这个时候做罐罐肉孝顺长辈,从此流传开来,成为一道流行的时节美味,那些炖在罐子里的肉香,一不小心就飘满巷子~ -AcQ_dS [attachment=537788] +86\&y) 惊蛰卷▼ )[qY|yu 驴打滚是惊蛰时节必吃的小吃之一,做好的“驴打滚”外层粘满豆面,豆香馅甜,入口绵软,别具风味,是老少皆宜的传统风味小吃。 bS0^AVA [attachment=537789] t'[vN~I' 春分菜▼ NK,)"WE 春分时节,野生春菜长势凶猛,祖先们就研究出了“春分吃春菜”的吃法,把鲜嫩的春菜夹到沸腾的鱼片汤里从左到右、再从右到左涮两遍,起来、吹口气、把筷子伸进嘴里,春分时节的美味也跟着溜进喉咙。 guFR5>-L [attachment=537791] Fb-NG.Z# 清明团▼ LM*9b CsuSg*#X+ 用草头汁做成的青团,是清明时节最流行味道,即使有些地方做法和叫法(糯米团子、糍粑)都不一样,但这些软糯的糕团食物味道都一样好吃,一样叫人想家。
pRt )B`# [attachment=537790] :_^9.` 谷雨茶▼ M5P63=1+ 在产茶地区,茶已经成为“饭菜”的一部分,所以我们把它当做“传家味道”归纳进来。 FIG5]u 无论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茶”还是“琴棋书画诗酒茶的茶”,谷雨茶都是许多人心里等同于故乡味道的精神食粮。 ?]paAP;4 )Dqv&^ [attachment=537792] BAzqdG 立夏饭▼ lkw[Z}\ 吃一碗用笋丁、豌豆、蚕豆、鲜肉、香菇一起炒出来的立夏饭,是开启夏日模式的一个小小仪式。 M_*w)< 吃立夏饭的传统,据说是对立夏时节田野里各种丰盛收获的回馈,用美味报答丰收的传统,一直延续至今。 %f:'A%'Qb [attachment=537793] g:f0K2)\r: 小满菜▼ @&h<jM{D 小满是开春来的第一个真正“农忙季”,人们把小满时吃苦苦菜的习俗赋予了“先苦后甘”的含义。 0*tEuJ7 当我们想起小时候把饭菜送到田埂上,喊爸爸妈妈吃饭的情景,就觉得格外幸福,饭菜也格外好吃。 * z{D}L-& [attachment=537794] Uhg[#TUK 芒种梅▼ %e1<N8E4 若要找一个味道代表芒种,梅子必定最合适。芒种的梅子或许还有些青涩,但吃法反而比熟透的梅子有更多花样,煮梅子、腌脆梅、酿梅酒...... 4H\O&pSS 在炎炎夏日,谁的记忆里没有一棵梅子树! *NXwllrci [attachment=537795] #2cH.`ty 夏至面▼ )Hev-C" 夏至的面,需要用刚刚从田野里收割的小麦来做,在经过愉快的揉捏和拉扯后,无论做成汤面、凉面还是拌面,都有让人吃到碗底朝天的魔力。 5i1 >z{ [attachment=537796] jp[QA\ 小暑藕▼ tP3H7Yl!g 清凉的荷塘,为我们长出水灵灵的藕,顺便帮我们养成小暑时节一定要吃藕的好习惯,这道从水塘淤泥里长出来的鲜活美味,总是在小暑天来到我们的饭桌上。 ?(g kkYI [attachment=537797] c~$ipX 大暑汤▼ aD3$z;E 大暑之前,是热气滚滚的小暑;大暑之后,是清清爽爽的立秋。 8mCr6$|% 节气之交,我们的饭桌既不能太清淡,也不能太荤腥,所以有喝汤“温补”的传统。 l(&CO<4q? 说到喝汤~~诗词君又开始怀念妈妈的美味厨房了呢。 XWB>'
UDQ# v,>q]!
|a [attachment=537798]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