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由来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 关于元宵节来历,目前有三种说法: zZ=$O-&% -@M3Dwsi3
西汉祀太一说 《史记.乐书》记载:汉武帝在甘泉宫设立太一神祀坛,每年正月上辛必往祭祀,祭用灯火,通宵达旦。“太一神”就是主宰宇宙一切的神灵。后来就形成了正月十五张灯结彩的习俗。 东汉燃灯表佛说 XoItV
东汉永平年间,明帝为提倡佛教,于上元夜在宫廷、寺院“燃灯表佛”,下令士庶家都要挂灯,以后遂成习俗,形成盛大灯节。 *eUc.MX6x
魏晋道教祀三元说 三元指“天、地、水”三官,是东汉末年五斗米教创立时吸纳自然崇拜神灵所创造的道教的主要神灵。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道教的宣扬,三元信仰十分盛行,出现了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的之说,并安排他们在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降临人间,道教在这三天要举行迎神祭祀活动,后来又演变成三官的生日,这三天祭祀都有燃灯活动,遂成节日。 Hm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