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THGHS^ &@D,|kHk 中国有句老话,叫“黄泉路上无老少”。这句话看似对事实的表述,其实更多的是人们对生命易逝的无奈与喟叹。人人都希望长寿,甚至奢求永生,但往往求之不得,于是只好退而求其次,把生命的延续寄托于另一个世界的存在,抑或把灵魂与肉体视为可以分离的两个部分,人们虽然无法阻止肉体的消亡,但相信灵魂可以永存。所以,在西方世界中,人们往往认为死亡是人“回到天堂”,中国人则认为人死后,灵魂将去向地下,并与祖先团聚。 [attachment=543155] ?To r)>A' 正是基于对死亡的理解,中国传统的节日当中往往离不开对死者的缅怀与纪念,比如清明节,此时生机勃发、万物复苏,它象征着生命的萌发与成长,但清明节同时也是中国人扫墓祭祖、缅怀先烈的重要节点,二者看似矛盾,实际上却印证了中国文化中“吐故”与“纳新”、“崇生”与“重死”的文化逻辑。“七月半”是中国人祭奠死者最重要节日,俗称“鬼节”,它在道教称为“中元节”,在佛教则称为“盂兰盆节”,它集儒、释、道三教及巫文化为一体,遍及古今华夏大地,至今仍是民间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且值得讨论的现象。节日期间,人们要焚香烧纸,将历代死去的高曾远祖的灵魂请回家中进行供养。在百姓眼里,中元节是一个与祖先“团聚”、向祖先“行孝”、教育后代的重要日子。 PT`gAUCw [attachment=543156] yX8$LOjE 中元节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呢?美国学者太史文(Stephen F.Teiser)在其《中国中世纪的鬼节》(The Ghost Festival in Medieval China)一书中,对中元节的由来、在中世纪的流行情况、社会意义等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讨论。太史文认为,中元节的产生,既有赖于国家层面的政策推动,也离不开地方习俗的积极融入,同时还掺杂了域外文化尤其是佛教思想的影响。其起源是公元400-500年间藏内佛经《盂兰盆经》及《报恩奉盆经》,经书中记载了一个叫“目连”的苦行者,因不忍母亲死后在地狱受苦,冒险下地狱,救母出冥间的故事,这一故事经过历代洗礼,发展出了诸多民间的变文,如《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约800年)当中,就出现了外来的神祇、英雄及信仰观念与中国本土的文化密切结合的情况,这些变文重在关注目连游行于冥间的过程,对堕地狱者的惩罚、不可抗拒的业报、掌管惩罚的官员的叙述不厌其详,塑造了一个因孝顺母亲而甘愿牺牲自己的孝子形象,满足了百姓表达对母亲“行孝”的心理需求。使得目连信仰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发展。比如至今在安徽、江西一带还流行着目连戏,在我的家乡贵州,针对女性死者而举行的丧葬仪式当中,道士们在“剖盆”(破狱)这一仪式当中,极其形象的把目连救母的过程展演出来供人们参观,他们模拟目连救母过程,打破地狱,拯救母亲,以表丧主的孝敬之情,这一仪式已成为黔中地区丧礼仪式中的核心内容之一。 3>sA_ [attachment=543157] Y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