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西网(无图版) -> 八卦爆料 ->正文 登录 -> 注册 ->

这一“小院”,正打破一堵“墙”

振兴帮 2024-01-14 21:05

“科技小院”曾被写入中办国办印发的重磅意见中,也曾多次被央媒聚焦。这个词,听起来高大上,却最接地气。 H\bIO!vb  
它的目的意在“打破科研和农户中间的这道墙”。近日,政知君赴云南,现场见证了一场重要决赛。这场决赛选择的地点,背后也有诸多深意。 j #YFwX4.  
NvZ?e  
MT0{hsuK9  
N Z`hy>LF^  
gAP}KR#T  
很多涉农研究生, = h( n+y<  
在到科技小院来之前对三农缺乏了解 H-w|JH>g  
A,)ELVk1F  
Yk?q7xuT  
很多人对“科技小院”并不陌生。 ?Fpl.t~  
w\*/(E<:  
$SR]7GZ  
2021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上述意见曾点名提到“科技小院”——引导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开展专家服务基层活动,推广“科技小院”等培养模式,派驻研究生深入农村开展实用技术研究和推广服务工作。 ]L^M7SKE6  
hspg-|R  
c<e\JJY5?  
“科技小院”最早是2009年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福锁和团队在河北省曲周县首创,15年来已拓展至全国31省份千余个村庄。“科技小院”的背后,是基层导向。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林万龙告诉政知君,“很多涉农高校的研究生,虽然学的是涉农的学科专业,但其实到科技小院来之前,他其实对三农缺乏了解。” $twF93u$  
I!D*(>  
v{ Ve sf  
通过科技小院,学生们在产业一线跟农民群众打成一片,他们深刻地理解了中国的国情、农情,也知道了自己在乡村振兴当中可以真正发挥自己的价值的所在点。“科技小院实际上就是在村屯农家,在乡村振兴的一线,它对接农民和乡村、对接农业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来确定它的研究选题、论文写作。在完成论文写作的同时,解决了实际问题”。 ,ua1xsZl&  
s\!vko'M  
 0 XzO`*  
和当地农民同吃同住 Bdepvc}[#  
KK$A 4`YoR  
#+k[[; 0  
17日,中国研究生乡村振兴科技强农+创新大赛拼多多杯第二届科技小院大赛决赛在云南大理闭幕。 s3 $Q_8H  
q+~CA[H5K  
Q$j48,e  
本次大赛以“解民生、治学问”为主题,评比过去一年科技小院深入农业、农村一线,针对生产、生活实际问题,通过科技创新、应用创新、产业创新等方式助力乡村振兴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 ek(i7  
2020年,科技小院大赛作为中国研究生乡村振兴科技强农+创新大赛专项赛事之一,被吸纳为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主题赛事。 ^ ni_%`Ag  
今年是科技小院大赛举办的第二届,也是拼多多连续两届作为赛事支持方,助力高校学子交流、比拼兴农之术。 4N j?UDa  
多个科技小院荣获一等奖,其中包括中国农业大学“古生村科技小院”。 &J:)*EjVl5  
这个“科技小院”,就坐落在云南大理。 5zOSb$;  
“古生村科技小院”,是以张福锁院士为首席科学家,组建多学科导师指导团队,带领一大批青年学子,致力于保护洱海,推进乡村振兴。 SI5QdX  
目前,古生村科技小院常驻教授有20多名,硕士研究生100余名,200多名各地专家学者经常来小院交流调研。 koZp~W-  
   >,Z{wxz J  
^i\1c-/  
aM!#  
在这里,张福锁院士团队和当地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为农民提供零距离、零门槛、零时差、零费用的“四零”服务。 v1)6")8o+  
gw T,D.'Ut  
{E|gV9g  
qw1J{xoHW  
解决“两难”困境

[attachment=552796]
古生村科技小院
wP"|$HN  
LP /4e`  
>oDP(]YGg  
& jvG]>CS'  
建立古生村科技小院最初的目的,就是治理洱海面源污染问题。 Sw'?$j^3  
lJ#>Y5Qg  
RC%r7K f  
一个事实是,从2016年开始,云南大理州为保护洱海生态,投入了巨大资源以及人力物力,甚至采取了有机肥代替化肥、禁种大蒜等措施。然而几年过去了,洱海水质的改善并不稳定,农民的收入还变少了。 7gcG|kKT  
大理州委书记杨国宗在去年曾对媒体表示,“我们原来在洱海流域接近60万亩的耕地里,老百姓种了12万亩的大蒜,大蒜是大水大肥的植物,对洱海的生态影响很大,后来洱海保护就取缔了。但是对于老百姓农民的增收产生了很大的问题”。 9zd/5|W  
“一亩大蒜对于农民来说,能产生接近2万块钱的收益。如果只种水稻或者农稻作物,则大概有三四千块的收益,这种差距是很大的。” d?Cl04  
“古生村科技小院”,就是要解决这一“两难”困境。面对镜头,张福锁曾直言,“你做什么都不能出现污染洱海的情形,否则你挣多少钱都等于零,没用!所以我们说绿色与高值这是一对矛盾,你必须把它解决了、兼顾了,才能真正实现老百姓增收,还能保护洱海。” O]eJQ4XN<  
古生村科技小院通过科学方法,在保护环境、保护水质的同时,科学化地调整种植结构,采用更适宜地、提质增效地种植生产技术。做到环境保护和农民增收能够同向而行。  H>6;I  
林万龙说,“中国农大的院士长期研究土壤、环境污染,这是科研的东西。但是你出了学校到大理来,需要解决很现实的问题”。他说,没有科技小院的集群,我们的研究和洱海污染治理之间就是一道墙,“这道‘墙’使得我们的研究是研究,治理是治理”。 ' qE  
<Q)}  
iZk``5tPE  
“通过科技小院,通过多个大学协同作战,综合性地研判环境污染方面存在的问题,采取综合性地举措,把我们的科研和我们的世界很好对接起来,就把这个‘墙’推倒了”。 06 s3 b  
or`stBx  
pr(\?\a  
12dW:#[  
[{$0E=&0  
选择的地点有深意 x$DJ  
V"iLeC  
|pSoBA9U  
此次大赛选择的地点,也有深意。 *`T &Dlt'8  
i{qURP}.  
!@k@7~i  
林万龙说,云南大理以古生村为代表的科技小院,实际上是科技小院发展阶段当中非常有典型性的,“我把它叫做科技小院的升级版”。他说,科技小院从衢州起步的时候,我们更多的是解决小农户生产当中单一的技术问题。 G[j79o  
“现在广大的农民、乡村所面临的是更加综合性的问题。比如说我们的业态,它不仅仅是农业,还有旅游业、文化、加工业等,是多种业态。而多种业态的问题,就不能靠一个单一的科技小院解决。 puF Z~WZ  
c\MDOD%9  
7:'>~>'  
要靠协同作战。”他说,大理的科技小院,实际上就是以科技小院集群模式来解决乡村发展综合问题的一个典型的代表。 D7/Bp4I#o  
1H7Q[ 2E  
=lQ[%&  
“这次比赛放到大理这个地方来,我想就是有特殊的意义,体现了科技小院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林万龙说,未来的科技小院,不但要针对小农户、针对传统的生产技术更新,还要把科技小院与现代产业、现代企业做对接,“科技小院是一个高大上的东西,不是一个下里巴人的东西”。 dC#\ut%l  

I xBO$ 2  
;(6lN<i U  
   源:政知 >/bK?yT<  
DjvgKy=Jr_  



查看完整版本:
[-- 这一“小院”,正打破一堵“墙”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jingxi.net @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