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w+IH-b 北京石景山曾发生过一起震惊全国的“四少年绑架杀人案”。 L.}sN. _#{qDG= `>)pqI%L[g
绑架杀害16岁同学,勒索150万 逃过死刑,4少年竟相视而笑 ▽ [attachment=442307] D0TFC3.k}
图片来源:北京晚报 i'^! SEt f|)~_JH 4名少年(2个17岁,1个16岁,1个15岁)因没钱去网吧,于是聚在一起想办法。 @L0)k^: !(Q@1c&z NLxR6O4}8 其中一人提议说: hJz]N$@W `0!%jz= 9U=6l]Np
Ai5+ ;8z+ 我们可以做个大案,反正我们都不到18岁,法律不能判死刑。 P97i<pB Y_ cR*~JwC: 于是4名少年决定,绑架一名有钱的同学,然后向家属勒索巨额钱财。 -dfs8 [i |
q elvK* {MDM= ;WP_ 最终,他们把目标锁定在16岁的“有钱”同学小雨身上,晚上8点多,他们将小雨骗至偏远地带。 ^D9w=f#a DnW/q FT-=^VA\ 因和小雨认识,他们怕放了小雨后,警察会抓到他们,于是在索要赎金前,他们就将小雨残忍杀害。 {k[dg0UV (N)>?r@n` t)~$p#NS
小雨说,我们都是朋友 有话好好说 ▽ [attachment=442308] b.kV>K"X3
a3a:H tYSfeU 随后,他们多次打电话给小雨的家人,勒索150万赎金,小雨家人立即报警。 P_75-0G crSqbL s~o\j/ 警方将4少年相继抓获,最终2个17岁少年被判无期,16岁少年被判15年,15岁少年被判3年。 bqx2lQf,_ {SRD\&J[ BlcsDB =ka 但听到判决后,4少年竟相视而笑:果然,没一个判死刑。 GJHJ?^% h]&~yuI> t -fmA?\ 4名少年令人不寒而栗的举动,引发了社会各界关于“未成年犯罪”的热议。 pr,1pqiAf AI9922}* yT='V1 中国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玫瑾—— }jdmeD: R|Uu 'Z#>K* 长期从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曾对多起个案进行详细调查。 y-gXGvZ W`TSR?4~t? 4%JJ}{Ff 李玫瑾教授受邀去见了这4个少年,并走访了他们的家庭。 u),.q7(m
v#: ?:<
这4个少年,没有单亲家庭,也没有离异家庭,他们父母双全,没有一个父亲或者母亲犯过罪。 =ReSlt bUSa#pNO> 40dwp*/! 让4个少年的父母,看被杀害的小雨的照片,他们痛哭流涕,有一个父亲说到—— _g,_G N%e^2O) '- #QK'p 你们不知道啊,这孩子我不是不管,我打过他,也骂过他,可是我管了他不听啊! qG g2 9 t'.:"H8BI
J6rWe 李玫瑾教授说,很简单,问题往前看,6岁之前。 jtE'T}! d nHp$5|r< *m`x/_y+ [attachment=442309] wL6G&6]</W i<=2 L?[.I 6KD-nr{S
6岁之前一定要说“不” Z
J1@z. D-x*RRkpp cjd-B:l @uG/2'B( 李玫瑾教授说—— c%+uji6 78?cCj{e t\Qm2Q)> 6岁之前性格养成,如果有些问题没解决,后边家长就管不了了。 h%v qt~0 @3FQMs4 $*Wa A`(U 第一个,就是克制任性,6岁之前说“不”,非常重要。 1|:;~9n<t ?wn<F}UH u^WZsW 比如说,一个3、4岁的孩子和家长闹,爸妈应该说,今天这事儿不行就是不行。 F6:LH,~8 If8
^ %e|UA-( 这孩子闹吧,他能怎么闹?大不了在地下打滚。 6KPjZC< %*IH~/Ld;] +OtD@lD`! 但是等到他十三四岁了,家长突然跟他说—— QA)W( 1 3Ljj|5.q 1Oak8 \G 你都这么大了,你得听话了,好好学习,我不给你钱了,你不能去网吧玩了。 !0):g/2h ZU2D.Kf_: dX[Xe 孩子还会和家长闹,但他有好几种途径了——离家出走,跳楼自杀或者服毒自杀。 X\*H7;k, 8H8Q r/HG{XH` 这么点大的孩子,他怎么会知道自杀呢? eiRVw5g K2V?[O# y$6EEp 因为在他的眼里,家长的爱是没有限制的,他已经学会了用家长的“爱”,来威胁家长,只是他不知道死的含义。 R$+"'N6p lEb H4 g :/RvtmW 所以,6岁之前说“不”,是给孩子一个最早的训练。 ,Z7Ky*<j e:_[0# ng6E&<Z 我们知道,孩子2岁之前,还不太会说话,觉得难受了、痛苦了都是靠哭来表达。 N.SV*G
@ EZhk(LE uigzf^6, 但3-5岁开始,孩子的哭声就有目的性了:我要这个东西,你不给我,我就哭。 n0%S: ( n,_9Eh#WD K
6,c||#< 这个目的性一开始出现,家长就要抓住孩子的一件事对他训练,什么事呢? o? K>ji! O-P`HKr .SSPJY(
就是他提这要求不合理,他要的这东西不能给他。 w6^TwjjZ$ <dz_7hR" V!e*J,g 比如他要买小汽车,买了家里无数了他还要买。在商店开始闹起来,说我就要这小汽车。 f2v~: u ]g,j s:z 家长说你家里那个跟这个差不多,不买了吧,孩子就开始哭闹,说不行,我就要,我不走。 x`'s *e<'|Kq C]ax}P>BQ 遇到这种情况,就一定要对孩子做一个“克制任性”的训练。 m2ph8KC ]@ Vp:RGMr 7; ?7q
&?}h)U#: 第一步: wWq-zG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