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着灯笼去找 |
2016-09-01 18:24 |
[P,1UO|$B 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条例(全文) ?,TON5Fl- (2008年8月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_K8ob8)m 2016年7月2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修订) u%3Z +[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公告 <JDkvpckx. (十二届第56号) :W 8DgL>l 《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条例》已由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于2016年7月21日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条例》公布,自2016年10月1日起施行。 !2$O^
}6"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OV Iu&6# 2016年7月21日 w~X1Il7A 目录 OT\[qaK 第一章 总则 cPkN)+K 第二章 旅游者 -E?h^J&U 第三章 旅游促进 l^WFMeMD3a 第四章 旅游资源保护开发 |'b=xeH.^< 第五章 特色旅游 x}].lTjD 第六章 旅游经营服务 [uW{Ap ~2 第七章 旅游监督管理 &3'II:x( 第八章 法律责任 s0qA8`Yu 第九章 附则 bY&s$Ry3" 第一章 总则 Of SYOL7o 第一条 为了保障旅游者、旅游经营者和旅游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保护与合理开发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自治区实际,制定本条例。 kMf]~EZ? 第二条 在本自治区行政区域内的和在本自治区行政区域内组织到自治区外的游览、度假、休闲等形式的旅游活动,以及从事旅游促进、旅游资源保护开发、旅游经营服务、旅游监督管理等活动,适用本条例。 "PLZZL$+ 第三条 发展旅游业应当遵循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和行业自律,突出地方特色,坚持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 66Huqo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旅游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将旅游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旅游业发展综合协调机制和激励机制,加大对旅游业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加强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促进旅游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p 8Ts5n 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协助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做好本行政区域旅游资源保护利用、旅游产业发展、旅游安全监督、旅游环境秩序维护等工作。 KKl8tI\u~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旅游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旅游业的指导、协调、管理、服务和监督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旅游工作。 $yI!YX& 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新闻媒体应当开展文明旅游宣传教育,引导旅游者、旅游经营者及其从业人员和旅游地居民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倡导和鼓励健康、文明、环保的旅游方式。旅游行业组织、旅游经营者及其从业人员在旅游经营活动中为旅游者健康、文明、环保旅游提供便利。 gfFP-J3cN 第七条 依法成立的旅游行业组织应当制定行业规范,完善行业自律管理,引导会员诚信经营,维护旅游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和会员的合法权益,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 9^3y\@ m 鼓励旅游行业组织建立行业信用信息管理制度,依法向社会公开会员的信用信息。 }vPDCUZ 第二章 旅游者 qbFzA
i 第八条 旅游者享有下列权利: n<y!@p^X (一)知悉相关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内容、标准、价格、注意事项等信息; z9u"?vdA (二)自主选择旅游产品、服务和旅游经营者; +mYD
DlvI (三)拒绝旅游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 J'.U+XU (四)要求旅游经营者按照合同约定提供旅游产品和服务、获取相关合同文本以及旅游过程中相关的发票等支付凭证; O83vPK
3 (五)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得到尊重; zf4@:GM` (六)人身、财产遇有危险时,请求救助和保护; G}AfCd4 (七)人身、财产受到侵害的,依法获得赔偿; mdtq-v (八)法律、法规规定和旅游合同约定的其他权利。 ;HgV(d#X 残疾人、老年人、未成年人、学生、现役军人等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享受便利和优惠。 9=K=gfZ 第九条 旅游者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r[JgCj+$& (一)遵守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德,爱护旅游设施,保护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得有随地吐痰、随地便溺、喧哗吵闹、乱扔废弃物、乱刻乱划等不文明行为; J$v0 (二)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 1j9 .Q;9 (三)向旅游经营者如实告知与旅游活动相关的个人健康信息; BoHMz/DB (四)不得损害当地居民的合法权益、干扰他人的旅游活动、损害旅游经营者和旅游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 v.c2(w/P (五)配合当地人民政府应对突发事件实施暂时限制旅游活动措施以及有关部门、机构或者旅游经营者实施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置措施; Ik(TII_ (六)遵守安全警示规定; }q)oLC (七)法律、法规规定和旅游合同约定的其他义务。 0r.*7aXu
第十条 旅游者与旅游经营者发生纠纷时,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km4::'(6 (一)与旅游经营者协商和解; sn]8h2z (二)向相关主管部门、旅游投诉受理机构或者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投诉; `` 6?;Y (三)向有关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uIu0_v (四)旅游合同中约定有仲裁条款或者有书面仲裁协议的,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Nq"/:3@4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B}C"Xc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途径。 Z~9\7QJn 第三章 旅游促进 K.dgQ-vn 第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立旅游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指导本行政区域内的旅游工作,研究部署旅游业改革发展的重要工作,协调解决旅游业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 Y_xPr%%A 第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筹协调旅游业与工业、农业、商业、林业、水利、文化、卫生、体育、教育、科技和交通运输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有关部门依据职责完善机制,明确措施,推动旅游产业发展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结合,推动观光、休闲、度假旅游协同发展。 %, XyhS5[o 第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旅游业发展需要和财政状况设立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或者安排旅游发展专项经费,列入本级预算,用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公共服务、旅游人才培养和旅游形象推广等。 pEw &i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结合实际,对涉及景区的道路交通、安全保障、环境卫生、供水供电、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保护等配套设施的建设给予支持。 4-lEo{IIM 鼓励和支持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 ^kzw/.I{ 第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完善旅游用地管理制度,实施旅游用地分类管理,增加旅游项目建设用地供给,优先保障自治区旅游重大、重点项目用地,满足旅游用地在景观保护、建筑密度等方面的特殊需求,对利用荒地、荒坡、荒滩、废弃矿山、边远海岛和石漠化土地等发展旅游业的,优先安排用地指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