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5B, 在靖西市很多地方,都时兴一种叫做“拜寄爷”的习俗,虽然带有一定的封建色彩,但并不危害大众利益,所以,这种习俗一直沿袭着,农村尤盛。
XEI]T~ 在壮族群众中有一种不成文的规矩,小孩出生后碰到下列情况的,就必须再认拜一个父母:
zqkmsFH{ 79DC]48M K]l)z* I 1、小孩鼠年巳午卯日生;牛年子卯午日生;虎年辰午巳日生;兔年子申午日生;龙年巳午日生;蛇年子巳戌亥日生;马年辰午日生;羊年申午丑日生;猴年午巳日生;鸡年子卯亥日生;狗年未日生;猪年申午酉日生的。
{PKER$C yS""*8/ ;o\wSHc 2、刚出生不久的婴孩爱哭爱闹,夜间惊叫啼哭。
hCgNS1%4 W +E2({ .B*)A. 3、15岁以下的小孩食欲不振,多病体弱,必须拜一个寄爷,方能消灾避祸,万事大吉。
zl5S)/A 拜谁为寄爷,方法有三: Ih0GzyU*4 一、听天由命。哪一家想“拜寄爷”的,就选择吉日,用一只碗盛一碗清水,在水碗上放一双筷子,摆成十字形,将需要拜寄爷的小孩一只帽子盖在筷子之上。
#z.x3D@^r6 mN`a]L' ~cjvo?)&e; 烧香,秉告祖宗后,把这只碗放在神龛前,等待“寄爷”自动上门。之后,谁是第一个上门(一定是男人不可,且不可能是少年和自家亲戚),他就是“寄爷”,主人认为这是天意,便诚恳地求来客当“寄爷”。
q'q{M-U< vY6|V$ rgCId@R 人们都知道这个风俗,很少有人拒绝。于是,主人就将来客引至神龛前,请他揭去水碗上的帽子,将水倒掉,同时烧香焚纸币,表示愿意做“寄爷”,同时庆贺“拜寄爷”成功。
~nQb;Bdh% uu>g(q?4II m78PQx
H 在宴席上小孩立即改叫“爹”或“爸”。以后两家来往亲如兄弟。
?0x;L/d]) XN@5TZoaW YS*t7 二、算命寻人。小孩身体欠佳,命运不好,要找一个寄爷来呵护,其父母便请道公或巫婆占卜算命。道公起课后指示,需要一个父母双全而且两姓不相克的人做寄爷。
92i#It}-/ xjYFTb}! {`LV{! 如小孩黄姓,属金,就要找姓氏属土的人,因为土生金,如冯、沈、严、岑、庞等姓。不少人干脆认道公为寄爷。两厢情愿,选择吉日行礼拜寄爷。
?m6E@.{ y~fy0P:T R)=<q]Ms 有的另找他人,寻到满意的人并征得他同意之后,便选择吉日,蒸一笼大香糯,用芭蕉叶或棕子叶包成两包,带着小孩,登门拜爷。“寄爷”则杀鸡宰鸭招待。
M<nn+vy` 809-p_)B
^&}Y>O, 入席前,小孩先向寄爷叩头鞠躬,寄爷则以红封包回赠。散席后,寄爷将一双筷子和一只碗送给儿子作纪念。以后两家来往,有喜事互相帮忙。
w#XJ!f6*_9 Xqy{=:0
VWi-) Evc
9k ;g9+*$Gw 三、依靠巨石。有的小孩已拜了一个寄爷了,但身体仍然虚弱,精神不佳,于是,又寻找一块巨石认做寄爷。
2-4%h! '};Xb|msU C6`8dn
家长选择吉日,当天早晨,带着小孩来到事先相中的一块巨石前面,烧香点烛,摆上鸡、肉、糖果等供品,再烧纸币,小孩向巨石叩拜三次,认了寄爷,然后从巨石旁拿走封包(家长预先放好),返头回家。中秋节,便到巨石前烧香叩拜,如此三年。
5eYCnc9 ;k0*@c*
uD"Voh|]= 一般来说,拜寄爷只认三年,第四年以后便脱离关系,不来往了。但也有部分人,感情日益加深,一直到老死。
=ZQIpc
>&R|t_ypw n!p&.Mt 小时候感觉好多干爹,而且还不带重样的,原来是因为这个习俗啊!贝侬们懂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