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388阅读
  • 9回复

微信扫一扫分享精彩

分享到

 

八卦  2013年灭门惨案:老父砍死儿子一家四口
发于2021-11-30 我有话说评论
2013年3月11日凌晨,安徽淮南凤台县朱马店镇,尚在睡梦之中的朱根浑然不觉,一柄屠刀已悄然高悬在他们一家四口的头上。 .aR$ou,7  
B3Esfk  
原来,凶手早已潜伏在朱根家附近,此时正携带着事先准备好的尖刀、斧头、钢管、大锁,顺着梯子攀入朱根家的院子,并顺利进入了没有上锁的卧室。 P1QGfp0-J  
RD p(Ci  
看着熟睡的朱根一家四口,凶手没有丝毫疑虑,抄起钢管朝着26岁的朱根头上、颈部、胸口狠打几棍,又拔出尖刀向着朱根的胸腹间连捅几刀。 }Rq-IRa'  
iW <B1'dp  
朱根的妻子陈静被惊醒,慌忙用双手从右后方勒住凶手颈部,反被凶手拖拽到地上。25岁的陈静力弱,凶手捅了她几刀之后,再举起钢管朝她头上、背部连续捶打,直至陈静一动不动地倒在血泊之中。 7Y'.yn  
Wv)2dD2I  
眼看朱根夫妻都已活不成,凶手却依旧没有停下来的意思。看着一旁已被惊醒的朱家2个幼儿,凶手一不做二不休,上前就将2个幼儿全都掐死。可怜两个无辜幼童,一个年仅3岁,一个还只是1岁多。 qUp DmH  
b;sjw5cm_  
uI[lrMQYa  
灭门惨案过后,凶手还在现场留下一封遗书,声称“杀人者不一定是坏人”,而后从容将朱根家的房门掩上,扬长而去。 b*qC  
UbV} !  
凶手是谁?为何连幼童都不放过?为何又在行凶之后留下遗书? o//PlG~  
<^jW  
凶手身份,令人唏嘘 E|^~R}z)  
由于女婿、女儿的电话接连一两天无人接听,朱根的岳母放心不下,前往朱家探望时发现了此等惨剧,立即于2013年3月12日上午11时许进行报案。 !7[Rhk7bW  
I#hzU8Cc  
因为在案发现场留有遗书,专案组很快就锁定了凶手,并在41个小时之后将凶手抓捕归案。令所有人唏嘘不已的是,凶手并非别人,正是朱根的亲生父亲,时年51岁的朱敬四。这一场灭门惨案,也是朱敬四筹谋已久、蓄意为之的。 +xtR`Y"  
l. i&.;f  
<?iwi[S  
凶手归案之后,当地的许多村民在为无辜丧命的幼童扼腕叹息之余,也不免对朱敬四抱着一丝同情。因为在外人的眼中,朱敬四的性子虽然比较直,但总体来说还算是个朴实的人。 rB%acTCz=[  
y3C$%yv0  
在记者的采访镜头面前,也有一些村民表示:“现在风气不好,有些年轻人实在是不像话。” )u'("  
}+f@$L  
那么,又究竟是怎样的原因,让朱敬四做出残杀儿子一家四口的举动呢? 8/E?3a_g-  
}u..m$h  
房产之争,父子反目 "Mmvf'N  
朱敬四有2个儿子,朱根是小儿子。 %!1:BQ,p,i  
rru `% ~'O  
由于当年的计划生育政策,朱根属于超生,故而幼年时期的朱根都住在外婆家,直到6岁之后才被接回朱敬四身边。或许是这样的原因,也导致了朱根与父母之间缺乏一定的亲情。 4;d9bd)A  
I"+;L4o`  
多年打拼,朱敬四在朱马店镇的街面上盖起了两栋房子。按照朱敬四的想法,自己的两个儿子刚好能给他们一人一栋。 1Q$Z'E}SK@  
CpICb9w  
2008年,朱敬四将位于马店村南街的房子赠予朱根,并与其同住。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父子二人之间的矛盾开始显露端倪。 b$)XS  
zc-.W2"Hu  
朱敬四分给朱根的房子属于老街,分给长子的房子位于北街。在2008年的时候,两处房子的市值相差并不大,大儿子分到的房子大概能值二三十万元,小儿子分到的房子也能值个二十万元左右。 ^?tF'l`  
u7<s_M3%N  
 kQm\;[R  
但也就是这样的差距,使得朱根心里极不平衡,认为是父亲偏心,搞得房产分配不公平。自此之后,父子二人之间的纠纷不断,矛盾日益尖锐。 F D6>[W  
G@QZmuj&KH  
在村委会的调解下,决定由朱敬四的长子给予朱根6万块钱,作为对两处房产差值的补偿。 (@?PN+68|  
Tp/+{|~  
而哥哥的这一次补偿,并不能平息朱根内心的怨恨,尤其是知道了这6万块钱实际上是朱敬四的钱,只是“借着”哥哥的手转到自己手里的时候,朱根更是认为父亲偏心至极。 xlaBOKa%  
$ V"7UA22  
朱敬四分给儿子们的两栋房子虽然都是临街面,但是随着城镇发展速度的加快,两栋房子的价值增长却是不可同日而语。眼看哥哥分到的房子升值空间越来越大,朱根对父亲的怨恨更是日益加深。 3AD^B\<gB  
"eal Yveu  
情绪上的愈加不满,让朱根开始对朱敬四拳脚相向。由房产之争引发的家庭矛盾,从一开始的口角之争,变成了朱根对于朱敬四的拳打脚踢。 8>K2[cPD  
 i'9  
朱敬四原本跟着朱根一家同住,但朱根、陈静夫妻与他的矛盾始终无法调和,这个家是待不下去了。无奈之下,朱敬四带着老伴背井离乡,前往张家港打工。 j^Z3  
]"M4fA  
子持刀追父,父灭子满门 7uRXu>h  
有句俗话说:“惹不起,躲得起。” %.D@{O  
-xf=dzm)  
但是对于朱敬四来说,却是:“想要躲得起,除非不回家。” .Su9fj y%  
~3z10IG  
2012年2月,由于亲戚离世,朱敬四夫妇回家吊丧。朱根发现了父母的衣服之后,不仅将其全部扔掉,还扬言着:“以后回家,见一次打一次。” Iih~rWJ  
N8l(m5Kk,k  
2012年9月、10月间,由于朱敬四的堂兄离世,朱敬四再次返乡奔丧。不料,朱根却在看到朱敬四之后立即抄起一把刀进行追打,好在被一众乡邻拦了下来。 &wZ:$lK#o  
Jk7[}Jc$  
都说养儿防老,可在朱敬四这里,却是有家不能回。这样的结局,让朱敬四感到了绝望,内心再也无法平静下来,他暗暗打算着,一定要跟小儿子做一个了断。 SNd]c  
Ey u?T  
在人们的认知当中,过年就意味着其乐融融的一家团圆,但是对于朱敬四来说,他已经有好几年不能回家过年。 GVp2| \-L  
"I]% aK0  
dKyX70Zy9  
在后来的庭审现场,朱敬四也曾略带哽咽地说:“我想回家给我父亲上上坟,给我妈上上坟,跟我大哥讲讲话,我实在是想家,我想家,我想家想得我都成夜哭,可是进家他就拿刀砍我。” Hv1d4U"qM  
aOj5b>>  
2013年2月25日,元宵刚过,朱敬四带着老伴回到了凤台,二人没敢回家,只是找了一间旅店住下。在旅店中住了小半个月之后,朱敬四决定动手除掉朱根这个小儿子。 -3c?Yaf"  
# 1,(I  
2013年3月8日,朱敬四买了尖刀、钢管、斧头、竹梯等,并于3月10日晚间带着这些行凶工具潜行到朱根家附近,并于11日凌晨借着竹梯翻进院中。 U(=cGA.$  
 p68) 0  
由于房子是自己一手建起来的,朱敬四清楚知道各个角落的布置,也知道朱根卧室房门并未安锁,朱敬四轻车熟路地进入了作案现场,并制造了灭门惨剧。 4o2 C=?@(  
b-+iL  
=X2EF  
然而,就算是被朱根逼到绝境,可为何朱敬四还要残忍扼死两个年幼的孙子呢? +x0-hRD  
]7^YPFc+  
在面对侦查人员讯问的时候,朱敬四说:“杀了他们父母,这两个孩子没有人养,长大也要变坏,所以决意把4个人全杀了。” Y&5h_3K;<  
2FS,B\d  
在庭审现场的时候,朱敬四也说:“我两个儿子都不管用,他两个儿子能有啥?” u]ZCYJ>  
-K)P|'-?m  
整个庭审过程,朱敬四对于杀害儿子一家四口的事实都是供认不讳,但却始终没有表现出一丝丝的后悔。 ZUMzWK5Th  
#3u;Ox  
2014年3月4日,朱敬四被押赴刑场,执行死刑。  _D(F[p|  
"sRR:wzQu  
这一出人间惨剧看下来,实在是令人不胜唏嘘。 HtIM8z#/  
)vk$]<$  
悲剧过后,是怎样的反思? t <#Yr%a  
人说“百善孝为先”,人说“虎毒不食子”,这才是我们传统之中的伦理之道。 Tl Z|E '_C  
MqI!i>  
然而,在朱敬四、朱根身上,我们却似乎只看到了一种诉诸暴力的“丛林法则”。 .)mw~3]  
fF8g3|p:  
儿子、儿媳对于赠予自己房产的父亲不但毫无感恩孝敬之心,在村委会调解、拿到补偿之后更是变本加厉,以威胁、殴打的方式以发泄自己的不满。 z6R<*$4  
eW+z@\d9Gz  
古人云:“养不教,父之过。”养儿如此,父亲也该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而在最终的情绪爆发之中,朱敬四不仅杀害了与自己有着深刻矛盾的儿子、儿媳,在杀红了眼之后甚至连2个幼儿都不放过,可这尚不懂事的孩童又能有什么错? R '/Ilz`  
p9 |r y+t  
QSy=JC9  
仅以朱家的这场灭门惨案来看,仅以朱根的价值观来看,在他的认知中,“没钱”远比“不孝”更为丢脸,我们只看到了一种近乎掠夺式的占有父母财产,却看不到丝毫的尽孝之心。  $3%EKi  
y)!K@  
朱敬四受到殴打,原本也可以通过法律解决的,但他终究仍是选择了诉诸暴力。根据朱敬四的供述,他是知道杀人犯法的基本常识的,也是知道可以通过打官司拿回自己房产的道理的。 6kKIDEX  
I "9S  
然而,朱敬四却说:“打官司能帮我要回房子,但能保证我儿子将来不打我、不骂我么?能保证我儿子将来孝敬我么?” BaTE59W  
4>>d "<}C  
有人说,我们的社会正在经历一种转型之痛,即价值观的转型之痛。 *B`wQhB%  
SVaC)O(  
事实上,随着“金钱至上”等价值观的不断冲击,传统的伦理道德体系也确实面临着严重的失衡危机,许多原本很是清晰的价值观判断被模糊,从而迸发出了诸多极端表现。 ?+b )=Z  
8fJ- XFK$:  
在传统的伦理体系当中,子女若是不孝,必当受到宗族、家族、社会的谴责与纠正,这是一种公共道德、社会制约的力量。而在这出惨案发生的前几年,朱根的不孝行为从未得到纠正,这或许就是这种制约力量正在逐渐失灵的体现。 >+fet ,  
=8fp4# ]7  
0=&Hm).  
但不管时代怎么发展,不管价值观如何转型,维系父母与子女之间代际平衡的主题永不会变,即“教养”与“反哺”。 .t0Q>:}&b  
<$HP"f+<S5  
父母教育、抚养子女做人,子女赡养、善待父母报恩,这是永恒的人伦主题。
来自手机版 Android

八卦  2013年灭门惨案:老父砍死儿子一家四口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21-12-02

八卦  2013年灭门惨案:老父砍死儿子一家四口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21-12-27

八卦  2013年灭门惨案:老父砍死儿子一家四口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22-01-12
快速回复
限150 字节
 
 
添 加 图 片
<--上传图片在这里,多大图片都可以!
上一个 下一个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