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740阅读
  • 0回复

微信扫一扫分享精彩

分享到

 

惨烈的朔江之战:2营5连战至最后,仅剩4人
发于2022-09-25 我有话说评论
位于越南高平省的朔江县,此地四面环山、山高林密、坡陡谷深,通往朔江县城的狭窄公路,蜿蜒穿行于最远不过200米,最近距离只有8米的两山之间,两侧高山山势险要,藤蔓交错,在密密的藤蔓遮蔽之下,又分布着数百大小溶洞,于越军而言,真是天然的隐蔽战斗场所。 q*_/to  
&jslyQ#  
mID"^NOi#  
n1ly y0%u  
1979年2月,驻守在此地的越军346师246团及851团的一个营,早已在公路两侧依山而建修建起了大量碉堡、战壕、坑道、屯兵洞,还在公路附近村庄、房屋、道路隐蔽处,秘密布置了大量防步兵、反坦克地雷及无数铁丝网、竹签、机关陷阱。 G9xmmc  
'>cKH$nVC}  
95A1:A^t  
* +"9%&?  
驻守此地的246主力团,于1947年组建,曾担任过越共中央机关的保卫工作,据说,战斗力爆棚。 2jR r,Nl  
/OLFcxEWh  
=cm~vDl[  
所以,在我解放军向朔江发起攻击之前,惯于打仗,实战经验丰富的越军,仗着朔江天险,连当年的法国、日本军队都无法攻破,便狂妄宣称:“朔江天险是攻不破的钢铁防线,中国军队要通过这里,起码要打3个月,要用1万具尸体,从平孟铺到朔江。” ca7=V/i_a{  
]:4*L  
越军口中的平孟关,位于朔江正面,此处虽有一条狭窄公路,公路两侧却被越军以两个营的兵力牢牢把守,且密布袋形火力网。 Ye2 {f"F  
wt!nMQ  
g# Sl %Y  
$$ Oey)*  
面对越军重兵扼守的平孟关,我解放军122师决定避其锋芒,从敌人防守较为薄弱的孟麻进攻。孟麻虽为山地,但进可攻退可守,且此地可断敌人后路。 S|7!{}  
bpH^:fyLU`  
e4HA7=z  
zNxW'?0Z?  
1979年2月17日夜4时20分,我122师366团从孟麻方向开始对越军前沿阵地实施火力突击。由于攻其不备,越军前沿阵地、指挥所、炮兵阵地、步兵集结地及通信设施均被我军强力破坏压制。火力强攻之后,我工兵开始在雷场中开辟通路,步兵则在坦克掩护下开展近距离火力射击。 p i %< Sy  
{2=jAz'?  
K 1 a\b"  
G6/p1xy>o:  
18日上午,我365团1营在坦克8连的掩护引导下,向榕树山1号、2号高地先后发起进攻,并于19日中午,成功占领榕树山高地,占据反攻有利地形。 Jk7|{W\OA  
fI{&#~f4C  
= \'}g?  
此时,我解放军部队已对朔江越军形成东西夹击之势,又接到上级要求122师加快战斗进程,迅速打通平孟、朔江、坂洋至高平公路的命令。 M>~Drul  
YQHw1  
m1B+31'>^  
5nT"rA  
当时,我坦克8连的11辆坦克已有两辆伤毁(906、910),两辆触雷瘫痪(909、911),只有7辆坦克可以参加战斗(901、902、903、904、905、907、908)。 Tn*9lj4  
LBM ^9W  
oSy yd  
8Kg n"M3  
2月20日,按照上级要求,坚持要在一天之内拿下朔江的122师364团,为加快进攻速度,这日凌晨,便从朔江东面的波原村出发,向朔江方向沿着狭窄曲折、危机四伏的公路急进。因为急于进军,未对公路两侧的敌人埋伏点开展有效搜索,当队伍行至郭寿南山一带时,突遭越军伏击。 `6lr4Kk @R  
ADDSCY=,  
W6?pswQ  
D~hg$XzK  
一时之间,但见越军炮火如豺狼恶虎般从公路左中右三面,居高临下如同雷霆暴雨般恶狠狠袭来。 *K|W /'_&  
\m(VdE  
\;qW 3~  
Cd,jDPrw  
在越军占尽地理位置优势的强大火力攻击下,战士们成片倒下,鲜血瞬间染红了公路。副团长欧阳明和二营长杨伟明,眼见形势危急,立即命令战士们就地卧倒,迅速寻找隐蔽地,伺机还击,同时火速向上级发电报,请求火力支援。 kYG/@7f/  
nExU#/*~^  
@D{KdyW  
OB Otuu.  
怎奈此地的公路两侧,均为开阔稻田,我军战士被死死压制在稻田的淤泥浊水之中,毫无反击之力。  gQ'zW  
x=b7':nQ  
w<Wf?aG  
随后,奉命解救的坦克连,在进入越军伏击区后,面对洪水猛兽般的炮弹火海,坦克连同样遭遇重创。就在这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誓为战士们杀出一条血路的901、904号坦克指挥长,在坦克已中弹着火的危险时刻,毅然拖着高高的火焰,用猛烈的炮火向山头越军火力点发起攻击,先后打掉越军2门无坐力炮、5具火箭筒和多个火力点。 8$6Y{$&C  
bM{s T"  
o4m\~as)Y  
x3 q]I8q  
然而,因被越军火力压制,坦克连未能及时赶到,导致364团虽成功突围,仍损失惨重。该团2营5连及配属的2营炮排、机枪排共牺牲122人,重伤66人,5连战至最后,仅剩4人。副团长欧阳明和二营长杨伟明亦中弹牺牲。这是122师在朔江战斗中牺牲人员最多、级别最高,也是战斗最为惨烈的一次。在壮烈牺牲前,已经身中四弹的杨伟明营长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我们要坚持战斗到底。” ^(vs.U^U<  
H*ow\ Ct  
=e9>FWf>  
95 ;x=ju  
遭遇越军伏击,短暂战斗失利后,2月20日,通过组织营以上干部勘探朔江地形、研究敌情后,我军再次制定进攻朔江作战任务。由王仁刚团长率领3营7连、8连担任主攻,1营3连、2营4连沿公路北侧进攻。这次进攻朔江的指导思想是先强攻后巧夺,白天强攻,夜晚偷袭,且不走公路,从朔江南山北侧迂回进攻,由山腰直插山顶,将敌人自上往下打,这样,敌人在山下布置的无数地雷、铁丝网、竹签、机关陷阱,便让他们自食其果。 2NC.Z;  
9$cWU_q{  
M?Dfu .t  
21日,在夺取朔江主峰阵地的战斗中,坦克连奉命配合步兵对越军实施高速冲击,同时为后续部队开展近距离射击提供火力保障。由于此处地形复杂,丛莽密布,越军反坦克部队又训练有素,火力点隐蔽,我解放军不得不以“运动游击战术”应之。先以步兵佯攻,引出敌方火力点具体位置,后迅速以坦克火力将其摧毁。 #gRM i)(F  
ok!L.ac  
`Aw^H !  
AgS 7J(^&3  
在越军对准坦克密集火力射击中,我尖刀车905号坦克先后4次被敌人火箭弹击中,燃起猛烈大火。 3Dng 1}  
=Je[c,&j$?  
\fG#7_wt  
oW ::hB  
在漫天火焰中,炮长高明勋和二炮手兰育苟仍坚持战斗,并大胆采用了枪炮齐射的方式,成功摧毁了越军的一处地堡。在激烈的坦克战中,为掩护战友脱险,驾驶员李居承壮烈牺牲,车长黎文强身负重伤,二炮手兰育苟脚跟被子弹洞穿。 #$18*?tLv|  
YB(Q\hT~\;  
B* ?]H*K  
L^}_~PO N5  
与此同时,901号坦克车在越军火控区,面对周身浓烟滚滚、火焰四射的危险情况下,与越军激战近半个小时,成功摧毁越军2门无后坐力炮和5具火箭筒、10余个火力点,后在弹药耗尽的情况下,才火速撤出战斗,有力支援了其余坦克车的战斗。 sH{4Y-J  
ad*m%9Y1Q  
-w9pwB  
&;^YBW:I  
为掩护其余坦克和步兵转移,902号坦克车被越军炮弹击穿车体,随即引爆车内弹药,车内指导员王路荣、二炮手梁第春、驾驶员尹宏生均壮烈牺牲,炮长杨进权身负重伤,仍然拖着遍身是血的身体,从车内艰难爬出来,后与高明勋章、黎文强、兰育苟相遇,结成战斗四人组,相互扶持,且战且撤,后成功脱险归队。 oB}BU`-l  
\NgYTZ  
yE:+Lo`>  
在坦克连战士们英勇顽强的战斗中,尤其让人无比感动敬佩又极富传奇色彩的便是907号坦克车车长谭启敏的英雄事迹。 @;*Ksy@1O  
c~z82iXNO  
LAB=Vp1y3[  
,\_1w  
在激烈的战斗中,903号坦克为了越过被打瘫在路中央的前车,迫不得已冒险冲进道路右侧近2米高的田坎之中,然后便在稻田中孤注一掷往前开去,这时,谭启敏指挥的907号坦克车也紧随其后由田坎冲进稻田中。 &,zq%;-f  
,]9P{k]O  
8K:y\1  
T ]t'39  
这903、907号两辆坦克车在泥泞的稻田中,不管不顾地且打且冲,最后竟误打误撞闯进了朔江县城。 ,}3 'I [  
f .Q\Z'S^  
K#6P}tf  
O(fM?4w  
进入县城后,903号坦克在排长梁国胜的指挥下,犹如铁甲神兵一般,在朔江县城遇敌杀敌,遇碉堡炸碉堡,遇火力点灭火力点,反复疯狂冲杀,直至弹药耗尽。 zHA!%>%'  
)c8rz[i  
ED=V8';D  
jrr EAp  
后来,再也没有战斗力的903号坦克车,在横冲直撞中陷入了一处深深的水沟之中。在浊水淤泥中,梁国胜带领全车战斗人员,顺着水沟往岸边爬,几经艰难辗转历险,全车人员竟无一伤亡,全都平安归队。 D{GfL ib"U  
hs^zTZ_  
K2TcOFQ  
可是,和903号坦克车相比,907号坦克车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刚进得朔江城内来,907号坦克车便与903号失联,又遭遇越军反坦克部队,先后两次被击中车体,炮长曾盟、二炮手黄少隆、驾驶员徐建雄均壮烈牺牲,车长谭启敏则在受伤后陷入昏迷状态。 11o.c;  
5gYRwuf  
y0sR6TY)f  
?}wk.gt>  
此时,已经受两次炮火袭击的907号坦克车静静矗立在朔江县城内一处礼堂门口。因当时朔江城内的战斗已进入白热化,到处是连天的炮火和浓烟滚滚,在城内顾此失彼疲于应付的越军,竟忘了派人去查看停在礼堂门口被击中的907号坦克车。 ''yB5#^w(  
+R3k-' >  
U' H$`$Ov  
]A~WIF  
就这样,在昏迷许久再度醒来后,谭启敏发现自己受伤的腿部肿如水桶,全身上下,无一处不难受。拖着肿胀的双腿,谭启敏含泪把战友们的遗体安放好,又把车内所有的武器弹药都收集到一处,暗暗做好了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准备,同时一次次通过电台尝试与上级取得联系。 RRmz"j>  
t{xf:~B  
O_ `VV*  
-ws? "_w  
由于受伤失血过多,谭启敏数度昏迷。每次在昏迷中醒来,他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尝试通过电台与上级取得联系。 BXtCSfY $  
IpYM;tYw&  
b*a#<K$T_  
8aK)#tNWN  
在不知艰难尝试过多少次后,谭启敏最终与坦克8连连长取得了联系!当听到谭启敏声音那一刻,战友们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又惊又喜。 >3p \m  
yA)/Q Yge  
eD,.~Y#?=  
连长指示谭启敏要注意隐蔽,并坚持斗争,随后立即派出一个战斗小组前往营救,没想到却怎么也找不到礼堂的具体位置。 nyQ&f'<   
GeyvId03H  
'@o;-'b  
[xSF6  
随着夜幕的降临,在礼堂门口顽强坚守的谭启敏静静迎来了他在朔江县城的第二个战地夜晚。 |2O]R s  
0)Uce=t`  
idLWe9gC  
4ezEW|S  
23日凌晨时分,随着灿烂黎明一同到来的,是我解放军向朔江发起最后总攻的时刻。在隆隆炮声中醒来的谭启敏,立即迎着清晨第一缕曙光,开始用潜望镜观察越军动向。 tXNm$Cq.|  
6 Q%jA7  
] eotc2?u  
z[b@ V  
当看到溃败的越军纷纷向朔江主峰阵地的两侧山头撤退时,谭启敏再次拖着肿胀的双腿打开电台,开始向解放军前沿指挥所详细报告越军的实时动向。 Hx"ob_^'7  
Y~c|hfL  
 7''??X  
l3Xfc2~ 2  
“街道上已经没有敌人,让我们的炮兵向城外公路两侧高地射击。” &XIt5<$~R  
[w0QZyUn  
“向左200米是敌人的炮兵阵地。” |Luqoa  
.c8g:WB<  
“再偏左50米,山垭口的敌人要跑。” zd2)M@  
?qPo=~y01  
“石山下面洼地里有敌人,向左50米。打得好!” ??^5;P{yx  
@:+8?qcP  
3O,+=?VK  
n&$j0k  
随着谭启敏通过电波将越军阵地实时情况一一快速传至我军前沿指挥所,我炮兵迅速修正标尺,接着,一个个飞向越军阵地的炮弹,如同长了眼睛一般,精准无比地向敌人的头顶和工事碉堡处炸了个遍地开花,炸得越军个个哭爹喊娘抱头鼠窜。我军顺利占领越军主峰阵地。 \H1( PA  
J%u=Ucdh  
cz >V8  
;&9)I8Us  
此一战,谭启敏孤身一人独自战斗,他数度昏迷,强忍剧痛,仍坚守阵地两天两夜,最终为我军换来了一个个战地情报,居功至伟。为了表彰谭启敏的英勇事迹,广州军区授予谭启敏“英雄坦克手”光荣称号,他荣立一等功。 ;rF\kX&Jh  
5eLtCsHz  
Z InpMp  
2月23日,在我122师主力部队的强攻之下,历经5天激烈战斗,朔江被我军完全占领,成功打破了越军宣称的朔江天险攻不破的神话。 LInz<bc<(  
")SFi^]  
x-$&g*<  
vx>b^tJKC  
朔江之战的胜利,为我军顺利打开了通往高平之路,并占据了一处极为有利的战略优势。当天,苏联红星电台广播说:“中国一支精锐的部队,今天占领了越南北方重镇朔江城,标志着越北地区已经失守了。” j'Gt&\4  
4w*Skl=F}  
;O,+2VzP%^  
\:b3~%Fz  
而在这一场伟大的战斗中,从2营5连战至最后仅剩4人的惨烈无比,到负伤的谭启敏在敌占区坚守两昼夜的英勇无畏,每一个在这场战斗中付出鲜血和生命的战士,都是需要我们永久铭记的英雄! Lt u'W22  
'*K:  lx  
XW[j!`nlk  
#eoome2Q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午梦堂主
来自手机版 Android
快速回复
限150 字节
 
 
添 加 图 片
<--上传图片在这里,多大图片都可以!
上一个 下一个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