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兵第一师先遣人员1986年参加科甲(济追)作战始末 mp~{W
1986年1月,炮兵第一师派出先遣部队参加科甲(济追)地区作战。科甲(济追)作战分两个阶段,分别由边防三师和边防五师实施。 ^v9|%^ug
4f~["[*ea
科甲(济追)作战第一阶段: ]O{u tm
$T<}y_nHl
1985年下半年,广西边防三师奉命对龙州县武德乡科甲口岸当面守敌实施越境打击。科甲当面为越南高平省下琅县瑞华社口岸,经周密侦察、详细研究,制定了一个大胆的作战方案:以突袭战斗的方式攻占科甲当面越军高地,歼灭其守备分队,1985年10月总参批准了这个作战方案。 zq1mmFIO
okq[ o90
e4I^!5)N
攻击目标选在科甲当面越军据守的516、423、443高地等3个阵地,守敌为一个加强连。突击分队由边防三师侦察连、8团4营13连、8团侦察队、9团3营7连、9团侦察队编成,8团4营为预备队。加强工兵、通信、防化喷火兵。 51#"3S
8h<ehNX ^I
1985年12月28日7时30分,我军炮兵群发出惊天动地的怒吼,炮弹如暴风雨一般砸在敌人3个高地上,越军表面阵地上炸点闪闪、硝烟滚滚、土石横飞,20分钟的炮火准备结束后,在直瞄支援火炮的脆响中,突击分队如猛虎般向各自的目标扑去。战士们踏着滚热的土石,迎着呛喉刺眼的硝烟,三、五分钟就全部冲上了各高地。 y<XlRTy[}
OzT#1T1'c
越军已被我军炮火炸得晕头转向,除了已经送了命的,其他的人还全部龟缩在掩蔽部、坑道里防炮。我军战士将一个个爆破筒、5公斤的铸装TNT炸药块投送进去,一阵阵震撼的爆破声连连炸响,20分钟后,3个高地沉寂了下来,各突击分队都轻松地夺取了阵地,开始抢修工事防敌反扑。 24Z]%+b*E
;NV'W]
边防三师首长考虑到我军已达到了突袭作战的目的,根据广西边防对越斗争“不吃亏”的作战原则,经请示上级指挥机关,于当天黄昏将突击分队撤回境内。 {FN;'Uc
j5Un1
战后核实的战果是:越军亡102人,伤50多人。我亡6人,伤16人。 4yaxl\2
1Uf*^WW4
*2}O-e
科甲(济追)作战第二阶段: CK_(b"
ec Oy6@UDY
越军在我边防三师的突然打击下,吃了大亏,为了防止敌人狗急跳墙,必须做好敌人在边界地区扩大战事规模的准备。遵照上级指示,炮一师师长岑华带队,有宁金源副师长、25团团长张习政、26团团长肖汉谋、师通信科长刘东军、侦察科长陈建华等科室负责人和有关参谋人员参加,1986年元月2日从韶关大营出发,乘列车于1月5日到达靖西边防五师驻地参加作战会议,受领战斗任务,配属边防五师歼灭越南济追地区守敌,五师参谋长李西球通报情况: |3K)$.6~
0W`LVue
一.敌我情况: .+y>8h3{
Px5t,5xT8
1.当面之敌:越军799团1营。 i#X!#vyc
JaWv]@9*
2.我军部署: $jd<v1"o
w62=06`@
边防5师,121师362团,炮兵第25,第26团,第16高炮旅,第13工兵团,坦克连等。步兵连18个共2100人左右。 Aa?I8sbc
Fg/dS6=n`?
边防5师组建两个指挥所:基指在靖西,前指在新兴。 FFEfp.T1M
nK3k]gLc{
边防5师15团为主攻团:1营为第一梯队,2营担任助攻,3营为预备队。 bXYA5wG
:)jJge&^p
二,协同计划: e75UMWaeC
ha;l(U>
1:第一阶段: 预先火力准备5天,以疲惫麻痹敌人(后修改为1小时)。 0aR,H[r[?
AGYm';z3
2:第二阶段,步兵秘密接敌。 <DH*~tLp2
a;$P:C{gj?
3:直接火力准备。 ni
5FC4@Ms`
4:攻歼643高地之敌。 6zIgQ4Bp24
Fv?=Z-wk
5:转入防御。 69kJC/1+l
(#q<\`
K?#]("De6
作者赵福光当时会议记录原文 HNa]H;-+5
XE}H 3/2
三:炮兵战斗队形编成: bg?"ILpk
;r=b|B9c
1、边防五师炮团为第一炮兵群。 gM>=%/.
rVQX7l# YI
2、炮兵25团为第二炮兵群(130加农炮32门)。 5&CDHc7Oj
8*g ^o\M
3、炮兵26团为第三炮兵群(152加榴炮36门)。 :L0/V~D
gQ~5M'#
4、第四炮兵群为预备队,由炮兵209团130火箭炮一个营、五师炮团107火箭炮一个营组成。 kllQca|$4
E?PGu!&u
1986年1月6日,炮一师参会人员下午登上575高地勘察地形。 P&*sB%B
RA a[t :|
1986年1月7日上午广西军区副司令、此次作战总指挥李立成,组织参战部队召开“广西军区济追地区战斗准备协同会”。明确了“出其不意、重视炮击、秘密接敌、精兵出境,以小的代价换取大的胜利”的1304济追地区作战指导思想。 kqvow3u
[ neXFp}S
参战各部队首长汇报了临战训练准备情况并请示明确相互协同问题等。 %HtuR2#ca
Uz%Z&K
?IX!+>.H
作者赵福光参加作战会议记录原文 ? 81X
gLL-VvJ[
炮兵第一师各团战斗队形配置: Y{ f7
f'_
Swtbl`,
25团: &"uV~AM
*jzLFuWIG
群观察所和二营观察所在天马山860高地(38、58)。 5 waw`F
\'19BAm'
三营观察所在802高地(37、57)。 ,`td@Y
WW@"Z}?k
前观在717高地(34、64)。 =He.fEy
|0bc$ZY:
后方指挥所在杜屯(43、55、1)。 y?30_#[dN
%'L;FPxB
停车场在边防13团3营部(43、55、1)。 ^_p%Yv
dMl+ko
炮阵地在下浦(42、60、6)。 v|
z08\a[
SQE[m9v
26团: =QV::/
__p_8P
群观察所在排龙山(34、67) b'x$2K;E
h5|.Et
一营观察所在炮台山(35、67)、前观随步兵15团1连行动。 (#(Or
6S?x
D5(
二营观察所在878高地(32、67)、前观在643高地。 Bk|K%K
i(2y:U3[@
三营观察所在837高地(31、67)、前观跟五师侦察连在650高地。 .g\6g~n
FM^9}*
一营阵地在上巴西南500米、二、三营阵地在甘祥。 AyE\fY5
<
/p8r
后方指挥所(39、72、7) mnF}S5[9
i}TwOy<4s
209团: (L6Cy%KgV
}bB`(B,m
观察所在878高地(32、67、1) }0=<6\+:`
f?Bj _z
阵地在大新锰矿(36、72、7)、待机阵地(35、73)、预备阵地(37、67、5)。 ned2lC&'d>
qH%")7>
=lr) gj
参加完作战会议、受领任务后,1月9号,岑华师长带领参加会议人员返回大营。 7N2\8kP
NWmtwS+@
1986年1月22日,宁金源副师长率领师机关,直属队,25团,26团、侦察营组成的先遣部队约400多人。各种车辆:小车,运输车,工程车,挖掘机,铲车,通信车,雷达车,还有炮兵仪器侦察营各种器材车,车辆共约50多辆,以铁路输送方式从马坝火车站出发,23日23时到达广西崇左站,24日上午10时到达靖西临时驻地。 OQlG+|
U[_8WJ7+
a0Oe:]mo\
科甲(济追)作战第二阶段作战方向在靖西县湖润镇庭毫山地域。对面为越南高平省重庆县亭风乡济追地域,先遣人员进驻广西靖西县化峒乡边防五师15团营房周围村庄。 OIaYHA
=G-N`
39
到达驻地后,宁金源副师长带领25团副团长韦瑞珍,26团副团长蔡忠养前往前线作战指挥部报到,受领任务,三人编入前线作战指挥部成员,参与作战决策。 sCH)gr@gJ^
e[Xq
受领任务后根据作战任务区分,各团选择配置战斗队形,平整进出道路,构筑阵地工事,组织指挥分队在前沿建立测地控制点,连测战斗队形,开设与作战部队的通信联络网路,明确后勤供应保障单位。25团炮群阵地选定在靖西县岳圩镇晚农屯(村)后山坡。26团炮群阵地选定在大新县下雷镇一带。 !)Ni dG
E\2Ml@J
1986年1月25号,师通信科刘东军科长,组织通信干部到庭毫山一带勘察地形,根据实际情况修改完善通信联络保障方案,积极向上级请领补充通信器材,组织通信分队进行定人、定位、定器材的通信演练,使每一位参战人员明确担负的任务,树立必胜信心,熟练掌握各项专业技能,为圆满完成战斗任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A q#/2t
s[3fqdLP&
在战斗准备期间,宁副师长先后三次带领师侦察科长陈建华,副团长韦瑞珍,副团长蔡忠养出境侦察敌情,查明敌主要火力配置位置,参加五师实兵合成实战演习;在境内的717前沿高地,天马山前沿高地,庭毫山等实地勘察,决定在天马山设立观察所由全师侦察分队坚持昼夜轮流值班,监视越军动向,绘制敌情态势图,先后为作战部队提供120多个目标资料(诸元),协助配合作战部队实施压制射击指挥9次。 (7$$;
ySdN;d:q
边防五师原来预定作战名称是“济追地区拔点作战”,上报广州军区后,上级从全局考虑,改为“科甲(济追)地区作战”,后来规模缩小了,范围划在庭毫山区域,后称为“庭毫山地区炮击作战”,作战代号仍称1304。 /jD-\,:L}
=~FG&rk^
1986年3月24日,边防五师以及配属炮兵部队,对庭毫山当面越军进行了炮击,数个炮兵团在黄昏前经过近两小时的炮击,给当面之敌以毁灭性打击。 fW0$s`
7CvD'QW /
中越边境冲突标志性事件是1978年11月1日,在庭毫山地域越军突然向我边境军民开火,打死8人,打伤数十人,绑架两人,由此拉开了中越战争的序幕,随着1986年3月24日庭毫山炮击的最后一发炮弹爆炸声消失,持续近十年的战火终于在广西边境熄灭,始也“庭毫山”、终也“庭毫山”。自此,和平的阳光普照在曾经“同志加兄弟”的边境线上,直到现在。 US? Rr
c"gsB!xh
因战局变化,炮一师炮团主力没有参战。先遣部队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受到前指的高度赞扬,五月底胜利返回营房。 H*e'Cs/
#j@OLvXh
作战名称:科甲(济追)地区作战 "c`xH@D
ro| vh\y
作战代号:1304。 v:ER4
MWWu@SY
前线总指挥:李立成(广西军区副司令员) ?~ULIO'
y@vj;3:
副总指挥:贾富坤(边防五师师长) NVIWWX9?
5K56!*Y
副总指挥:黄祖示(边防五师政委) o96:4j4
2BB<mv
K4
炮一师参战的营以上干部名单: p{;i& HNdp
!FG%2L4?,5
师机关:宁金源(副师长)、陈建华(侦察科长)、刘东军(通信科长)、张钟顺(保卫科长)、任广亮(工化科长)、陆德锡(油运科长)。 N=,j}FY
BQgoVnQo_c
25团:韦瑞珍(副团长)、宋怡虎(副参谋长 )、段英豪(一营副营长)、谢坤钿(二营副营长)、谢炎初(三营副营长) 3"
Vd==oK~
G`]w?Di4
26团:蔡忠养(副团长)、雷意光(副参谋长)。